javascript: 2 篇

查看所有标签(分类)

整理了5个JavaScript怪异行为及其原因

如果你用 JavaScript 写过项目或者参加过面试,那一定遇到过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。JavaScript 早期的规范不统一,也没有严格的标准,再加上它的语法灵活多样,有些看起来就不正确的代码却能正常执行,一些看起来符合逻辑的代码,运行结果却相差十万八千里。这些问题在日常开发中经常会导致 BUG,更重要的是,很多面试官会把它们拿出来当考验咱们 JS 工程师的能力。那么这篇文章就总结了 5 个 JavaScript 比较坑的问题,以及它们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。

鸿蒙 OS:使用 JavaScript 开发 Todo App UI 界面

距离鸿蒙 OS 2.0 发布已经过去一些日子了,看到鸿蒙系统强大的设备共享能力,我觉得未来它一定能够成为主流的操作系统。在利用了分布式系统的优势之后,多个设备间可以共享应用程序界面和数据,并且对于开发者,也可以使用一套代码编写应用,就可以在多种设备终端上运行。

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关注鸿蒙系统,以为它只能使用 Java 开发应用,跟前端好像没啥关系,但是看了开发文档后,发现 UI 部分既支持纯 JavaScript 开发,也支持纯 Java 开发,还可以 Java 跟 JavaScript 混合开发。鸿蒙应用的开发跟 Android 的开发很像,只是把概念重新定义了一下。它分为 FA(Feature Ability)和 PA(Particle Ability)两种应用模式,FA 是带有用户界面的,PA 则是运行在后台的服务程序,可以想象成安卓里的 Activity 和 Service,不过也略有不同。FA 支持使用 Java 和 JavaScript 两种方式开发 UI 界面。如果使用 Java,则跟 Android 一样,使用 xml 定义布局或者 Java 代码定义布局,每个页面都是一个 PageAbility,使用 Java 编写业务代码,不同的页面之间传递数据依然使用 intent。而这里如果使用 JavaScript UI 框架的话,那么写法跟 Vue 应用基本一模一样,同样支持 data、props、computed、watch 和 functions(methods),也能创建自定义的组件,这样 web 前端工程师就很容易转型成为鸿蒙 UI 开发工程师,不得不说华为在已有概念上做的整合,还是相当厉害的。